資料來源: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
“音樂製作及業界實用知識”課程
採訪學生: 黃詠恩
鳴謝: 伯樂音樂學院
   
 

「每次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,感覺就好像生完BB般,足夠讓我興奮兩、三星期!」黃丹儀笑著說。以初生嬰兒來比喻作品,可見丹儀十分愛惜每一首「寶貝」。丹儀有十多年參予作曲、編曲及監製的經驗,為人熟悉的作品包括《歡樂今宵》、《再見露絲瑪莉》和《水晶燈》等。你想知道她的湊仔心得嗎?這位全能媽媽將會跟你一一分享。

十二歲開始成母之路
丹儀自小練習鋼琴,十二歲首次帶著作品參加山葉電子琴音樂比賽,並且獲得冠軍。她自言對文理科的興趣不太,中五畢業後決定捨港取日,到日本山葉(Yamaha)音樂學院及東京尚美大學(Shobi Conservertoire)修讀音樂。94年畢業後返港,加入樂壇做創作人。

尋找初為曲母的方向
別看丹儀畢業於音樂學府,她跟許多青年人一樣,最初都是創作流行曲的初哥。早期更試過一年半都作不出一首歌來,直到96年才作出人生第一首主打歌《傷了三個心》給梁漢文。回想起當初還是摸不著頭腦的時候,她決定不等靈感自動獻身,主動去敲門找靈感。方法就是坐在鋼琴旁邊,試彈出不同的音樂,然後把音符記下來。把一段曲記下來以後,將它放低至少一晚,到第二天醒來以重新檢視一番。覺得好的,就會繼續下去;覺得不好的,便得重新再來。當遇上困難時,她指出要學識一個人解決,因為創作是「一個孤獨的過程」。至於如何把一段曲發展到一首曲,丹儀說她是靠多聽及分析別人的曲,例如是把什麼和弦(Chord)拼湊一起會使人感到自然和舒服等。當能從中找到那種感覺,那便可向成功進發了。

完成作曲只是懷孕之始
完成作曲只表示丹儀已正式懷孕,以後的十月懷胎更需要她的悉心照料。身兼歌曲監製的她為了讓胎兒健康成長,她需為它編曲、找樂手演繹、伴唱和音和一堆後期製作等,這等最少要花上五十小時。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為未出世的胎兒找它的終生伴侶。丹儀還記得爸爸跟她說:「曲同詞就好像兩人結婚一樣,是一輩子的事。」因此,她早期很在意歌詞的質數,例如是否合乎文法等。但隨著現代愛情觀念的改變,丹儀對曲和詞的婚姻有另一番的體會。她說:「現代的歌根本不會維持一生一世,它只會在市場上停留一段時間。」她慨嘆市場對歌詞的追求不如她般執著,所以只好學會慢慢放低。她笑說現在發現歌詞跟不上曲調時,亦只會當是另類的唱法,是歌曲的特色。

十月懷胎 抗拒「賣仔」
雖然作品都是賣給唱片公司作商業用途,自言還有點藝術家脾氣的丹儀坦言還是放不下「賣歌」這個行內術語。她表示每首作品都是她很用心去孕育的,不只作售賣用途般簡單。「賣歌」對她來說好像「賣仔」般殘忍,所以她較喜歡人「採用」多過「買」她的作品。她更笑言倘若能幫作品找到好人家,她會無條件把「仔女」奉上。

特別篇:丹儀與你分享生BB的貼士
丹儀謂十分欣賞時下青年的創作,而且很多都是很完整的歌曲,比起她的早期創作更優勝。她寄語青年於創作流行音樂時,一定要有商業元素,但太過商業化又會失去個人風格,最重要的是能從中找到平衡。不論是作曲或是編曲,最好是找到一個「能叫醒人的位」。若編曲時能加入一些較特別的和弦,則能突顯出與其他作品不同之處。